建設內容及規模
線路全長392.2公里
項目簡介
《關于報送太子城至錫林浩特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函》(鐵發改函〔2019〕403號)收悉。經研究,現批復如下:
一、為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,完善區域路網布局,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,同意建設太子城至錫林浩特鐵路(項目代碼:2019-000052-53-02-000301)。
二、主要建設內容和技術標準
(一)主要建設內容。
太子城至錫林浩特鐵路自崇禮鐵路太子城站引出,向北經崇禮、張北、沽源、太仆寺旗、塞北管理區后接入既有黑城子站,利用既有黑城子至正藍旗鐵路、錫多鐵路引入錫林浩特站,線路全長392.2公里,其中新建線路151.4公里,既有線電氣化改造240.8公里。
(二)主要技術標準。
1.新建太子城至黑城子段。鐵路等級:國鐵I級。正線數目:單線。設計速度:160公里/小時。最小曲線半徑:1600米。最大坡度:20‰(困難地段30‰)。牽引種類:電力牽引。到發線有效長度:650米。閉塞類型:太子城至崇禮段自動閉塞,崇禮至黑城子段自動站間閉塞。
2.黑城子至錫林浩特段電氣化改造工程。鐵路等級:國鐵I級。正線數目:黑城子至正藍旗段為單線,正藍旗至錫林浩特段為雙線。設計速度:120公里/小時。最小曲線半徑:800米。最大坡度:黑城子至白音庫倫段6‰,白音庫倫至錫林浩特段13‰。牽引種類:電力牽引。到發線有效長度:黑城子至正藍旗段650米,正藍旗至錫林浩特段1050米(部分1700米)。閉塞類型:黑城子至正藍旗段自動站間閉塞,正藍旗至錫林浩特段自動閉塞。
其他技術標準執行《鐵路線路設計規范》(TB10098-2017)。
規劃遠景年輸送能力:太子城至崇禮段客車35對/日,崇禮至正藍旗段客車30對/日,正藍旗至錫林浩特段貨運量1億噸、客車30對/日。
三、投資估算、資金來源及建設安排
項目總投資為127.13億元,其中太子城至崇禮段增加投資1.65億元由河北省承擔。其余投資125.48億元,資本金比例為70%計87.84億元,其中國鐵集團出資42.35億元,由企業自籌解決(中央預算內投資另行研究確定);其余資本金45.49億元,河北省承擔30.25億元(含征地拆遷費用10.9億元)、內蒙古自治區承擔15.24億元(含征地拆遷費用1.93億元)。地方出資由相關省、自治區及沿線地方按照有關規定要求使用財政資金等出資。征地拆遷費用依照國家及地方政府有關規定,經出資各方認可后計入項目地方股份。資本金以外資金使用國內銀行貸款解決。
本項目河北段由京張城際鐵路公司負責實施,內蒙古段由集通公司負責實施。項目建設工期3.5年。
四、下一步工作要求
(一)嚴格按照批復要求落實各方出資。涉及地方政府財政資金支出的,應分年度納入地方財政預算支出計劃,建立持續穩定的機制,確保項目資金及時足額到位。項目籌資模式、資金來源不得隨意調整,切實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。
(二)深入做好地質勘察工作,確保項目建設運營安全可靠。
(三)深化方案研究。做好本項目與崇禮鐵路、集通鐵路等周邊鐵路銜接。加強城市公共交通換乘設施建設,實現鐵路客站與城市建成區及其他重要樞紐之間的快速連接、便捷直達,提高綜合交通整體效率。
(四)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要求。做好本項目建設涉及的水源保護區、自然保護區、風景名勝區、文物保護單位等環境敏感點的防護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。進一步優化工程措施,有效預防或控制不良環境影響。
(五)合理確定鐵路客站周邊開發建設規模、邊界和功能定位,做好規劃預留和控制,突出產城融合、站城一體,規范有序推進開發建設。
(六)強化社會穩定風險防范、化解措施。
五、請國家電網公司同步安排外部電源電力工程,確保與本項目同步建成。請工業和信息化部、軍委聯合參謀部在通訊遷改等方面給予支持配合。
六、如需對本項目審批文件所確定的內容進行調整,請及時以書面形式向我委報告,并按照有關規定辦理。
一、為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,完善區域路網布局,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,同意建設太子城至錫林浩特鐵路(項目代碼:2019-000052-53-02-000301)。
二、主要建設內容和技術標準
(一)主要建設內容。
太子城至錫林浩特鐵路自崇禮鐵路太子城站引出,向北經崇禮、張北、沽源、太仆寺旗、塞北管理區后接入既有黑城子站,利用既有黑城子至正藍旗鐵路、錫多鐵路引入錫林浩特站,線路全長392.2公里,其中新建線路151.4公里,既有線電氣化改造240.8公里。
(二)主要技術標準。
1.新建太子城至黑城子段。鐵路等級:國鐵I級。正線數目:單線。設計速度:160公里/小時。最小曲線半徑:1600米。最大坡度:20‰(困難地段30‰)。牽引種類:電力牽引。到發線有效長度:650米。閉塞類型:太子城至崇禮段自動閉塞,崇禮至黑城子段自動站間閉塞。
2.黑城子至錫林浩特段電氣化改造工程。鐵路等級:國鐵I級。正線數目:黑城子至正藍旗段為單線,正藍旗至錫林浩特段為雙線。設計速度:120公里/小時。最小曲線半徑:800米。最大坡度:黑城子至白音庫倫段6‰,白音庫倫至錫林浩特段13‰。牽引種類:電力牽引。到發線有效長度:黑城子至正藍旗段650米,正藍旗至錫林浩特段1050米(部分1700米)。閉塞類型:黑城子至正藍旗段自動站間閉塞,正藍旗至錫林浩特段自動閉塞。
其他技術標準執行《鐵路線路設計規范》(TB10098-2017)。
規劃遠景年輸送能力:太子城至崇禮段客車35對/日,崇禮至正藍旗段客車30對/日,正藍旗至錫林浩特段貨運量1億噸、客車30對/日。
三、投資估算、資金來源及建設安排
項目總投資為127.13億元,其中太子城至崇禮段增加投資1.65億元由河北省承擔。其余投資125.48億元,資本金比例為70%計87.84億元,其中國鐵集團出資42.35億元,由企業自籌解決(中央預算內投資另行研究確定);其余資本金45.49億元,河北省承擔30.25億元(含征地拆遷費用10.9億元)、內蒙古自治區承擔15.24億元(含征地拆遷費用1.93億元)。地方出資由相關省、自治區及沿線地方按照有關規定要求使用財政資金等出資。征地拆遷費用依照國家及地方政府有關規定,經出資各方認可后計入項目地方股份。資本金以外資金使用國內銀行貸款解決。
本項目河北段由京張城際鐵路公司負責實施,內蒙古段由集通公司負責實施。項目建設工期3.5年。
四、下一步工作要求
(一)嚴格按照批復要求落實各方出資。涉及地方政府財政資金支出的,應分年度納入地方財政預算支出計劃,建立持續穩定的機制,確保項目資金及時足額到位。項目籌資模式、資金來源不得隨意調整,切實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。
(二)深入做好地質勘察工作,確保項目建設運營安全可靠。
(三)深化方案研究。做好本項目與崇禮鐵路、集通鐵路等周邊鐵路銜接。加強城市公共交通換乘設施建設,實現鐵路客站與城市建成區及其他重要樞紐之間的快速連接、便捷直達,提高綜合交通整體效率。
(四)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要求。做好本項目建設涉及的水源保護區、自然保護區、風景名勝區、文物保護單位等環境敏感點的防護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。進一步優化工程措施,有效預防或控制不良環境影響。
(五)合理確定鐵路客站周邊開發建設規模、邊界和功能定位,做好規劃預留和控制,突出產城融合、站城一體,規范有序推進開發建設。
(六)強化社會穩定風險防范、化解措施。
五、請國家電網公司同步安排外部電源電力工程,確保與本項目同步建成。請工業和信息化部、軍委聯合參謀部在通訊遷改等方面給予支持配合。
六、如需對本項目審批文件所確定的內容進行調整,請及時以書面形式向我委報告,并按照有關規定辦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