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衛下河沿黃河公路大橋工程勘察設計
(含前期工作)及技術咨詢招標公告
1. 招標條件
中衛下河沿黃河公路大橋工程(以下簡稱“本項目”)已由寧夏發改委以寧發改交通審發【2020】17號批準建設,建設資金來自交通運輸部補助及自治區財政專項資金,
2. 項目概況與招標范圍
2.1 項目概況
項目推薦方案:中衛下河沿黃河公路大橋工程,路線起點扶農渠橋頭,與既有迎閆路相接,在美利渠東側沿既有迎大路向南,在水源地保護區西側設置黃河特大橋跨越濱河路、黃河、迎大路,之后設置不完全互通與既有常樂互通相接,隨后路線向東南上跨定武高速,下穿中衛至蘭州客運專線,終點與G338順接,路線全長約8.66公里。本項目全線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,設計速度采用80公里\小時,全線采用雙向四車道,路基寬度為25.5米,黃河特大橋采用雙向六車道,大橋寬度為33.0米。另設連接線約1.4公里,連接線采用二級路標準,采用雙向雙車道,路基寬度12米,在平交口范圍內渠化為雙向四車道。
2.2 招標范圍及標段劃分
本次招標范圍為勘察設計(含前期工作)及技術咨詢。共劃分為二個標段,詳見下表:
標段號
|
對應施工工程
|
工作內容
|
一
|
勘察設計及前期工作
|
(1)全線的路線、路面、橋涵、防護工程、交通機電工程及沿線設施(包括交通安全設施、管理、養護、服務設施等)、環保等所有專業勘察設計,施工便橋、便道的勘察設計及施工、運營全過程的橋梁健康監測設計方案。$MARK$(2)負責本項目的初勘、初測、詳勘、定測、初步設計、技術設計(如需要)、施工圖設計、后續服務工作,并積極配合業主完成相關的審查,提交業主所需的各階段全套成果、1:2000等不同比例地形圖、測量控制點、初勘成果、專題成果、圖紙(包括文本版、CAD格式電子版和PDF格式電子版)、規范、準確的工程量清單、施工圖預算、文件匯總、交竣工設計部分的資料匯總整理以及后續服務工作(施工期及交工驗收后所有工程變更程序的完善、缺陷責任期局部修復工程的方案確定)等。$MARK$(3)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、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報告、編制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和壓覆礦產資源狀況調查報告及評估、編制地震安全評價報告、編制社會穩定性分析報告、編制文物影響分析報告及評估等前期工作,協助業主辦理國土、林業及建設相關批復手續等工作。$MARK$(4)、開展BIM GIS技術運用及后續服務工作,配合建設單位做好BIM建模、疑難問題邀請專家咨詢、科研課題立項等工作。$MARK$工作周期:項目前期工作周期為3個月,初步勘察設計與前期工作同步開展,周期為3個月。初步設計、施工圖設計周期共為5個月提交施工圖設計文件;后續服務期限:至項目竣工驗收止。
|
二
|
技術咨詢
|
(1)對該項目總體設計、路線、安全設施、路面及防排、橋梁、交通機電、施工便道、地質勘察等初步設計文件進行審查咨詢,并提供初步設計技術審查咨詢報告。$MARK$(2)對該項目總體設計、路線、安全設施、路面及防排、橋梁、交通機電、施工便橋便道、地質勘察等施工圖設計文件進行審查咨詢,并提供施工圖設計技術審查咨詢報告。后續服務階段,配合建設單位做好設計、施工全過程的數據分析、技術咨詢工作及較大、重大設計變更、技術復雜及招標人需要的設計圖進行審查和技術咨詢,并出具書面審查意見。$MARK$(3)地質勘察專項驗收工作內容:地質勘察指導書核查、地質調繪外業驗收、地質勘探外業驗收、地質勘察外業成果驗收。$MARK$(4)依據《公路項目安全性評價規范》(JTG B05-2015)以及其他相關規定完成初步設計階段、施工圖設計階段及交工階段安全評價工作。$MARK$工作周期:與勘察設計同步。在設計人完成初勘、初測后提交技術咨詢報告,在設計人提交初步設計文件后10日內,提交設計審查咨詢、預審報告;在設計人完成詳勘、定測后提交技術咨詢報告,在設計人提供施工圖設計文件7日內,提交施工圖設計審查咨詢報告;后續服務期限:至項目交工驗收合同終止。$MARK$本項目安全性評價服務計劃進場時間以招標人通知為準;項目服務期為:招標人通知進場開展工作之日起;后續服務期限:至項目安全評價報告通過專家審查之日為止。
|
3. 投標人資格要求
3.1 本次招標要求投標人必須同時具備的資格要求詳見下表: